2016年9月29日下午4:00,海油所在校的9名教师党员来到了2015级海洋油气工程本科生的寝室,进行了面对面谈心交流,每名教师均对接1-2个寝室。
海油所支部推行“双师制”,为海油专业的学生构建了立体式的课外交流平台。除了日常教学,支部党员教师兼任本科生的班导师,每个年级平均约65名学生,安排一名班导师负责,从大一一直跟踪指导至毕业。支部规定班导师必须做到“四个深入”,即每周进行一次深入约谈、每月深入教室一次、每月深入寝室交流一次、每学期带领学生深入实验室一次,而实际工作中,班导师常忘情投入,均超额完成了规定指标。
由于班导师一人需要面对一个年级的学生,每次深入寝室交流的学生人数有限,不能做到全覆盖。而学生存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疑惑,急切需要与专业教师面对面的沟通,进行深层次的思维碰撞。因此,全覆盖“点对点”的深入寝室交流成为了学生期盼、教师期待的答疑解惑平台。
此次全覆盖进寝室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行业不景气、专业信心不足”。朱红钧引导学生说“没有一个行业可以万年长青,在信息、科技爆炸的时代,行业的转型和更替速度越来越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历史必然规律。现在即使是一个好的行业,在你从业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低谷。因此,行业好坏不重要,专业前景是否光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够坚定信念,练就技能,锤炼个人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过去的木匠、雕刻行业很火,等机械加工成熟后,这个行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坚守下来并把手艺练就的炉火纯青的人,结果怎样?成为了大师!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百鸟朝凤的电影不也反映了唢呐行业的兴衰么,最后坚守的不是成为大师了么,在维也纳歌剧院以主角演奏,西洋乐器只是陪衬。所以,不要被舆论所左右,舆论来自于不自信的人的主观判断,应该坚定的走自己的路”。
刘平礼解答了学生关于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方面的疑惑,他说“教研室遵循教育部和学校人才培养思路,经过多次讨论,在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精心优化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同学们要树立坚定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只有建设好国家这个大家园,才有我们的小家。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思想有多远。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刚刚入校时的怀有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继续刻苦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要在年富力强的青春时段,选择安逸和享乐”。
康露谈到“大二的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与其整天忧心忡忡担心未来,还不如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丰富自己的履历,这样才能在残酷的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最后就业择业的时候你们就有更多的选择”。
通过这次全覆盖点对点的深入寝室交流活动,师生均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学生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答,困惑也被有力的扫除。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可以有的放矢地备课,选择更接地气的教学模式。海油所将继续保持深入寝室这项优良传统,为学生全面成才保驾护航。

朱红钧与学生席地座谈

刘平礼与学生交流

邓雄解答学生疑惑

王国华与学生谈心

高云引导学生学业

刘理明关切学生生活

赵志红询问学生近况

康露与专业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