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教育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教体艺[2015]3号)、《高等学校体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年]4号)文件精神,《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 管理职责
1、建立校内多部门协调配合、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制订风险防控办法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明确教务、后勤、学生管理、体育教学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组织和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职责,落实要求。
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产品和质量标准选购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安全检测及评估报告。建立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记录采购负责人、采购时执行的标准、使用年限、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及维护情况。
3、体育器材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安装要求,由供应商负责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学校应当进行签收,签收结果记录在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中。
4、安排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学校负有保密义务。对不适合参与体育课或统一规定的体育锻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当开设体育保健课或免除其体育活动。
5、公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等信息,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常规要求
1、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2、组织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设置相应安全设施及标识,设置现场急救点,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值守。
3、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比赛,应当根据比赛要求购买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保险,需要第三方提供交通等服务的,应当依法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
4、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具有安全风险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需要在教师指导和保护下才可使用的器材,使用结束后应当屏蔽保存或专门保管,不得处于学生可自由使用的状态;不便于屏蔽保存的,应当有安全提示。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材,应当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合格后方能使用。
5、体育学院应定期对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使用安全情况进行巡查,并上报学校职能部门定期维护、及时维修;存在安全隐患或超过使用年限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及时报废和更新。
6、利用入学教育、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多种平台进行体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体育安全知识。
三、事故处理
1、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后,应当按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要求及时实施或组织救助,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2、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结束,应当将处理结果书面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妥善处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
4、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体育、医疗、司法等部门及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组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仲裁小组,对事故进行公平、公正的调查,提出仲裁意见,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5、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通过购买校方责任保险、组织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和转移机制。
6、未尽事宜,以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为准。
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
2018年5月16日